[德國小記08] 維也納

 跟前一篇一樣,不記德國的德國小記、一路向東的聖誕假期-維也納篇。前一個城市布拉格因為寶貝已經來過兩次,而且她也有認識的朋友在這裡工作,所以我比較沒有準備資料,準備的資訊大多都是關於維也納的,所以這篇的資訊會比較仔細。

 開始寫維也納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維也納的歷史跟地理,我覺得這很重要,針對一個有歷史古都,它先天的環境跟過去的發展導致它變成現在的面貌,而這些過程正是它的美妙之處,也是我們應該要去觀察、學習的地方,畢竟台灣真正進入發展的階段也就一百五十年左右(從日據時期開始算,清朝?別鬧了。),而且維也納過去位居歐洲東西交流衝擊的中心,也跟我們現在緊鄰中國大陸卻又深受美國影響的情況有些相像,回頭看看三百年前的維也納,相信對於我們對有幫助的。

P.S. 其實一直到高二前後我都還蠻討厭念史地的,我覺得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教材編排跟教學方式上,現在的升學制度我已經搞不清楚了,不過我是國立編譯館舊教材加聯考時代的最後一屆,那時候的教學完全是依附在聯考下的附屬品。在聯考導向時代,多數的史地教學以記憶、背誦主,而且在「本國史地」中都還是只有中國大陸的內容,對於使用中文、血緣也來自中國大陸的我來說,學習中國歷史當然可以接受,可是我們的國土只有台灣阿,學中國大陸的地理幹什麼呢?這是我以前很大的一個疑惑,後來才慢慢知道這些事情都是基於近代政治、歷史發展,其來有自。當然我很幸運的在這求學期間也遇到了幾個有理念、教學相對活潑的老師,不過舊教材的編排方式大概是為了考試方便吧,把史地完全拆碎成零散片段,其實很多老師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自己也是一直到高二左右才領悟了史地的一統觀跟邏輯性,慢慢能理解歷史的美感,又正巧到這時候,二類組的我反而已經再也不需要為了準備考試而念史地,我才能從這時候開始漸漸喜歡上史地。

 維也納,多數人知道的應該是他音樂之都的名號,同時它也是奧地利首都、現在歐盟第七大城,都會區人口約 240 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從這邊就可以知道歐洲人有多不喜歡抱團、擠在大都市裡,240 萬人就第七大城,光台北都會區就已經 550 萬人了耶!),位居阿爾卑斯山東北麓,正好是歐洲文明、斯拉夫文明、中東文明接觸的三叉路口,是中歐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發展歷史可以追朔回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羅馬帝國時期曾是抵抗北方蠻族的前線都市,不過它真正走上歷史的舞台要從 13 世紀哈布斯堡王朝打敗波西米亞王國、遷都至此開始算起,之後歷任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首都,搖身一變成為歐洲文化、政治的中心,同時也是歐洲人抵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屏障,長達兩個世紀的期間,鄂圖曼帝國入侵歐洲的腳步都在此被攔下,也因此造就了這裡的東西文化融合。之後歷經拿破崙兩次入侵、兩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解體、四國共管,如今國際組織紛紛進駐,已經發展為歐洲最為國際化、文化水準最高的旅遊城市之一。

 回到觀光的話題,那這些歷史對於我們在觀光上有什麼影響呢,其一就是,作為發展已久的古都,歷史性強烈的景點都是圍繞著主教堂跟皇宮分布的,在維也納的情況裡,就是聖史蒂芬教堂跟霍夫堡教堂,包含這兩者本身、克爾特納街、格拉本街、柯爾市場、聖米歇爾廣場、鼠疫紀念碑、莫札特故居紀念館都在主教堂跟皇宮附近;其二,為了防禦土耳其入侵,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維也納都還是有厚重的防禦用城牆,後來因為武器演進導致城牆喪失實用性,而在奧匈帝國末代皇帝佛蘭茲‧約瑟夫主導的都市更新中拆除,改建成為現在的環城大道,也間接促進了現在環城大道周邊的景點崛起,包含郵政儲金局、應用美術館、市立公園(貝多芬像、舒伯特像、小史特拉斯像)、維也納音樂協會金色大廳、國家歌劇院、卡爾斯廣場、卡爾教堂、皇宮花園(約瑟夫皇帝像、莫札特像)、藝術史博物館、市民花園(西西公主像)、國會大廈、城堡劇院、市政廳、感恩教堂(依順時鐘方向排列);第三則是豐富多彩的店家跟紀念品種類,而且歷史悠久,不負其音樂之都的美名,這邊的紀念品很多跟音樂(或音樂家)有關,像是隨處可見的莫札特巧克力(這算音樂相關嗎?勉強算吧。 ^^||| ),或者是以西西公主或約瑟夫皇帝為主題的點心也到處都是,比如像我們在百年老字號的 Cafe Central 中,就有吃到據說是約瑟夫皇帝最喜歡的皇帝煎餅(Kaiserschmarm),甚至我們在霍夫堡皇宮裡面還有買到西西公主過去的御用點心「花瓣糖」(還真的就是乾燥的花瓣上面灑厚厚的糖,連點心都只吃花,不愧是一代絕世美女!),此外,像是在薩赫咖啡店裡吃到的薩赫蛋糕,百年前經歷了幾十年的專利訴訟,一邊吃著美味的蛋糕一邊享受歷史故事也是種遊歷古都的醍醐味。

 歷史的事情一扯就沒個盡頭,還是回到這次的遊歷吧。搭九點左右的快車從布拉格出發,目的地是今年才整修完畢的全新維也納主車站,因為這次大整修歷時兩年,這段時間主車站的車流都被分配給附近的車站去負擔了(歐洲大城市裡有好幾個車站是很常見的事),所以雖然寶貝去年已經來過維也納,不過其實她也是第一次來到維也納主車站,煥然一新的車佔用起來就是舒服阿,不過不知道這樣的良景能夠維持多久就是了。

今年才全新啟用的維也納主車站。

 我們抵達維也納住宿地點的時候天還微微亮著,所以就趁著這一小段時間跑了維也納市中心一趟,有別於有些城市把新舊城區幾乎完全分開(像捷克布拉格或法國里昂),維也納市中心儘管具有歷史代表性的建築物林立,不過歷經一代一代的改建,現在依舊是熱鬧無比的商業中心,以聖史蒂芬教堂為中心,往格拉本街的兩端延伸往南轉,西邊一直到柯爾市場、東南邊一直到國家歌劇院,整塊區域全是繁榮的精品商店,紀念一百多年前維也納從鼠疫的災難中重生的鼠疫紀念碑相較之下反而一點也不顯眼。順帶一提,聖史蒂芬大教堂前面想當然爾是觀光客的重點集中區域,也因此這附近跟著聚集了很多中古時代扮相的人在兜售歌劇會、演唱會、音樂會的門票,他們當然是滿口划算、划算、最後一張票、不去會後悔,不過據說這邊賣的票幾乎都是在坑觀光客的,所以朋友們如果去到維也納想要享受一點音樂活動的畫,最好還是自己先訂好票唷。

聖史蒂芬大教堂、鼠疫紀念碑、格拉本從早到晚都是維也納最熱鬧的區域。

 有道是入境隨俗、來羅馬就要表現的像個羅馬人(那就只能去泡澡囉?XD ),所以我個人是蠻堅持一個概念,來到旅遊地點當然就要融入當地的生活、食衣住行。老實說現代化的都市裡,衣著的差異已經不像 19 世紀前這麼大,主是因為氣候的影響而略有不同;旅遊的時候除非是像 coach surfing 這樣可以住在當地房屋裡的選擇,不然住旅館的話其實也不會有太大的差異;行的部分當然就是多逛、多玩,這就是旅遊的基本嘛;所以除了這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吃!來到當地就一定要嘗試一些當地的美食,這是我長久以來的小小堅持,偏偏維也納的料理水準其實也不怎麼樣(這算是我們同事之間對於德語區很常見的抱怨,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所以這幾天就只挑了同事推薦的跟網路上查到歷史悠久的餐廳嘗試一下。

 這天晚餐吃的是傳說中的比臉大豬排,比臉大豬排是我對這家店的簡稱啦,正式的店名叫做 Figlmüller,是家道地的奧地利餐廳,從 1905 年開店到現在,已經是百年老店了,我們當天去的時候生意很好,本店完全不接沒有訂位的客人,所以我們是到隔壁巷口的分店去吃的,雖然排隊的人不少,不過翻桌的速度很快,所以其實沒有等很久。顧名思義,我叫它比臉大豬排,這家店最有名的餐點當然就是大到盤子都快裝不下的超大尺寸豬排,名稱叫 Wiener Schnitzel、維也納炸小牛排,一般在別的店裡點這道菜確實都是用牛肉下去做沒錯,不過改用鮮嫩的豬肉排就是這家店的特色,把肉排打薄之後用鹽跟胡椒稍微醃製然後就裹炸粉整塊下去炸,乍看之下尺寸非常可觀,吃起來很過癮,調理的功夫也相當不錯,沒有把整個肉排炸的乾乾的,雖然還不到多汁的程度,不過柔嫩的口感還是保持得不錯,而且我查了一下,其實每塊肉排的重量只有 220 克,實際上並沒有太多,所以我跟寶貝一人一塊配一排沙拉竟然也各自都吃完了(當然是蠻飽的啦),算是讓我對於維也納餐點印象大好的一餐。

P.S. 因為我跟寶貝都不太喜歡吃飯的時候還一直拿相機拍個不停,所以就沒有比臉大豬台的照片了,幫食物拍照這些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來吧。對比臉大豬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網路上分享的文章,如:http://goo.gl/hyedKK

傳說中的比臉大豬排店。

 吃完飯以後我們物色了一下隔天的早餐就回到旅館休息了,隔天醒來,發現我們正好遇到今年中歐的第一場大雪,到處都鋪滿了一層白雪,寶貝過去沒有現場看過雪,所以很興奮,也覺得景色很漂亮,不過我倒是不停的在掃她的興,算是幫她打個預防針吧,畢竟如果是有經歷過下雪的人就知道,在城市裡雪退的時候,那是跟漂亮、美景阿一點都扯不上邊的,混著塵土、被車子來回攪動,搞到最後灰灰髒髒的雪那可是非常掃興的。

寶貝第一次親身體驗下雪。

 陪寶貝玩一玩雪之後,今天的目標主要是霍夫堡皇宮。途中切過了環城大道,所以也看到了幾棟很有特色的建築,這邊貼的事國會大廈,會貼國會大廈的主要原因是它是棟希臘神殿風格的建築,正門高高的擺了一尊雅典娜的雕像,手上拿著權杖跟(應該是)獅鷺的雕像,這讓我有點困惑,因為雅典娜是代表智慧與勝利的女戰神、同時也是農業和園藝的保護神,掌管法律與秩序,所以一般比較常看到雅典娜的地點多半是法院,這裡卻在國會大廈前看到了,不過因為大雪的緣故,雕像底下同樣出名的噴泉我們就無緣欣賞了。

很容易被誤會是法院的國會大廈。

 前往霍夫堡的途中除了國會大廈以外還經過了另一個不能錯過的景點,就是市民公園裡的西西公主雕像,不過大概是因為大雪的緣故,我們在現場的時候參觀的遊客並不多。

皇家花園裡的西西公主像

 上次寶貝來的時候因為行程是匆促決定的,所以她雖然知道有這個地方,不過卻沒有進去參觀過,而寶貝上次參觀過的熊布朗宮則是對於已經去過凡爾賽宮的我沒什麼吸引力,所以這次我們就決定要優先來霍夫堡皇宮。霍夫堡皇宮自十三世紀起就做為哈布斯堡家族的居所之用,從舊皇宮為中心歷經一連串的擴建,先是利奧波茨側廳跟聖米歇爾大門,到奧古斯汀教堂,再到新皇宮、英雄廣場、皇宮花園,見證了哈布斯堡家族堂堂七個世紀以來的興衰,現在則是做為多個博物館的複合機構,裡面最有名的當屬西西博物館與皇帝起居室、西班牙馬術學校,西西博物館與皇帝起居室想當然爾是不能錯過的,其中可以了解到西西公主悲劇性的生平,也可以見識到約瑟夫皇帝的勤勉,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馬術學校的馬術表演似乎在大雪的時候沒有開放,所以我們也就無緣欣賞這些馬匹的舞技了。

霍夫堡皇宮(舊皇宮)。

 從霍夫堡出來,就近來到附近的 Cafe Central,這也是間維也納的百年老店,好像還是某旅遊網站票選的世界最美十間咖啡廳之一,挑高的美麗廊柱是這間咖啡店的主要特色,點心種類繁多,口味也相當不錯,我跟寶貝在這邊飽餐了一頓,也趁機點了皇帝煎餅(Kaiserschmarm)來嘗嘗,剝成碎塊的鬆餅撒上糖粉佐杏桃果醬剛開始吃的時候相當美味,不過因為這道餐點的分量實在太大,所以我跟寶貝兩個人知道後來其實有點膩。這間咖啡廳過去也是維也納印象派文學的集散地,代表人物是 Peter Altenberg,據說他當時幾乎就是以這間咖啡廳為家,甚至咖啡廳的的門口還放了一座他的塑像,人們提到的時候就說:「他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P.S. 同上,關於 Cafe Central 還有皇帝煎餅的介紹可以參閱這些文章:http://goo.gl/T0iNjIhttp://goo.gl/FNUZArhttp://goo.gl/1UMqme

Cafe Central 咖啡館。

 之後我們就穿過英雄廣場來到藝術史博物館來參觀,在這邊的購票處遇到了些讓人不太高興的事,不知道是這邊的遊客比較多,可能有些遊客的素質需要加強還是怎麼樣,我們在排隊購票的時候不斷遇到有人插隊或意圖插隊的事情,加上天氣很冷,其實整個就搞的我們情緒不太好,不過好不容易進到很有氣質的藝術史博物館,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就不要當一回事了。館內展出了大量哈布斯堡家族的收藏品,有些壁畫則是克林姆的手筆,加上特別雕飾的地板、廊柱,整個建築內部華麗非凡,而且展出質高量多,與法國的凡爾賽宮、西班牙的普拉多美術館並列為歐洲三大美術館

霍夫堡皇宮(英雄廣場)。
藝術史博物館與自然史博物館。

 在藝術史博物館一直待到閉館時間才離開,前去尋找我同事推薦的道地巴西料理,在維也納城市公園附近,名叫 Churrascaria,雖然我同事說很道地,而且還推薦了我一訂要點的種類,不過因為我對於巴西料理沒有概念阿,所以這次基本上是抱著好歹見見世面的想法去的。我們的運氣相當不錯,我同事因為會早我幾天到維也納,他一直嘗試著要訂位卻訂不到,不過我們誤打誤撞的來一問竟然就真的有位子,而且接待我們的服務生英文講的也很好,沒什麼奇怪的口音,所以很好溝通也很親切,所以點餐的同時也就順便問了他這邊到底是怎麼運作的?現場的情況其實是這樣的,入座之後每個人的位子上只有給一個大盤子跟一副刀叉,入座之後就先點飲品,然後旁邊放著一整排的蔬菜料理,不是說烤肉吃到飽嗎?這個樣子讓我們無從入手啊!服務生跟我們說明之後才了解,原來這邊是採用自助蔬菜吧加上「不定時會有廚房服務人員把不同種類的整串烤肉拿出來分給大家」的模式,因為如果餐盤裡面沒有東西,拿肉出來的服務人員會認定你還沒開始用餐,所以一定要先從蔬菜吧開始唷,然後負責分肉的服務人員把肉拿過來的時候會先說一次現在這種肉的名稱,然後你就可以回答要、不要、多一點、少一點之類的,肉的種類一共有 13 種,不過因為巴西的服務人員講的事西班牙文,所以其實很多肉我們也是有聽沒有懂,所以就隨便試了幾種,我試到的是都相當不錯,不過因為我跟寶貝兩個人食量都沒有很大,所以其實只是了六七種我們就不行了。

P.S. 地點在這裡:http://goo.gl/llvEpK

道地巴西料理。

 因為剛剛吃得太飽了,所以我們就沿著旅客比較多的方面慢慢的散步回旅館,看到的景象跟布拉格很不同,布拉格的新舊城區、旅遊跟商業區分的很清楚,所以晚上舊城區裡還是聚集了很多的遊客,不過如同我上面提到的,維也納市中心除了是觀光的重點以外現在也還是當地居民很重要的商業區域,所以到了晚上只剩下稀稀落落的遊客,不過這樣也好,沒有嘻嘻鬧鬧的吵雜聲影響我跟寶貝的散步聊天。

晚上寧靜的柯爾市場。
從霍夫堡新皇宮廣場遠望,國會大廈跟維也納市政廳被夜晚的燈光襯托出唯美的柔和感。

 第三天我們摸到七晚八晚才出門,有道是小別勝新婚嘛,情侶在一起總是有無限多的事情可以摸,加上雖然我嘴巴上跟寶貝說「有時間的話就去熊布朗」,不過其實我沒怎麼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所以我們最後一天的行程就真的走的非常隨興,十點多才到維也納歌劇院這邊,打算要來嘗試一下傳說中的薩赫蛋糕。這裡有個好玩的小插曲,我們要從地鐵的歌劇院出口出來的時候隱隱然聽到音樂聲,仔細一看,竟然是從出口附近的一間洗手間裡傳出來的,仔細一件,那個洗手間裡面竟然還煞有其事地放了兩張豪華的椅子,把燈光調暗,布置得像是歌劇院裡面一樣,不過不太可能會有人想在廁所裡聽歌劇吧?XD
 薩赫咖啡廳是附設在薩赫旅館底下的,規模並不大,不過卻同樣是間百年老店,而且還是鼎鼎大名的薩赫蛋糕創始店,內裝非常的氣派豪華,甚至還設有衣帽間,從入口進去右手邊的咖啡廳之前還要先到左手邊的衣帽間先把大衣、帽子之類的寄放在此(要小費,通常是一件一塊),搞得我們兩個不懂德文的人一開始還迷路差點直直走進正前方的餐廳裡面去,真是差點就把台灣人的臉都丟大了。因為規模不大又很有名,所以店內的座位顯得相當壅擠,不過華麗宮廷風的擺設還是非常雅緻,薩赫蛋糕是巧克力基底的蛋糕加上杏桃調味,蛋糕底不會太甜,配上稍帶苦甜口味的巧克力外層不會讓人感到膩口,我覺得配上口感清新滑順的鮮奶油是一絕,薩赫蛋糕讓我感到剛剛的排隊是值得的,不過咖啡倒是不值一提,不難喝不過也沒什麼亮點就是了。不過一邊吃蛋糕的同時聽寶貝說我才知道,原來還有人把薩赫蛋糕帶回去當伴手禮,我是覺得有點誇張了,不過想想這個蛋糕曾經搞到兩家店纏訟多年,也許是真的有他了不起的地方吧。

P.S. 同上,我沒拍內裝跟蛋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這些文章:http://goo.gl/J9M2ghttp://goo.gl/cIduyJ

薩赫咖啡廳。

 之後其實就沒什麼特別值得一提的了,主要就是因為其實我沒也特別想去熊布朗,所以當寶貝看到一些想逛的店面的時候,我們就停留在這裏面了,後來還到了莫札特紀念館跟貝多芬紀念館去看看,莫札特據說在此住了四年,著名的費加洛婚禮也是在這裡創作的。也順路去維也納市政廳跟感恩教堂參觀了一下,不過市政廳前面還在整理之前耶誕市集的場地,感恩教堂則是還在整修,所以沒有辦法看到他們的全貌,隔天我們就搭車回 Karlsruhe 了。

莫札特紀念館。
感恩教堂、維也納市政廳、貝多芬紀念館。
在回程車上小憩的寶貝。
大雪導致所有班次誤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