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單列一下我這次在柏林的行程:
4/2THU:早退>住處>ICE>柏林火車站>旅館;
4/3FRI:旅館>德意志歌劇院>柏林工業大學>動物園站>洪堡大學>路德維希主教堂>法國德國大教堂>自然科學博物館>查理檢查哨>恐怖地形圖>波茨坦廣場>索尼中心>柏林愛樂廳>提爾花園>布蘭登堡門>新國會大廈>旅館>餐廳>提爾花園>勝利紀念柱>旅館;
(相關行程)第二天:柏林 Day 2
4/4SAT:旅館>凱薩紀念堂>國會大廈>菩提樹下大道>德國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島>柏林大教堂>佩加蒙博物館>電視台塔廣場>聖母教堂>柏林市政廳>餐廳(還沒開)>尼古拉教堂>餐廳>旅館;
(相關行程)第三、四天:柏林 Day 3 & 4
4/5SUN:旅館>波茨坦火車站>當地旅遊團>波茨坦市區>西西琳霍夫宮>無憂宮>新宮>無憂花園>波茨坦火車站>夏洛騰堡宮>猶太人屠殺紀念碑>柏林第一烤肉堡>餐廳>旅館;
4/6MON:旅館>柏林第一烤肉堡>腓特烈大道>河岸市集>博物館島>星巴克寫明信片>柏林火車站>ICE>住處。
因為希望可以好好地在柏林走走,加上考慮到火車票票價,所以星期四下午就早退了,搭了下午的車前往柏林,這次的車票大約是提前一個月訂的,來回的票價大約是150歐元,雖然不算是非常便宜,不過也還可以接受。搭了五個半小時的車抵達柏林,柏林主車站其實是前兩年才正式完工啟用的,其實原本的交通中心並不在這,大眾運輸的邏輯跟其他大都市有點不一樣,所以儘管我在來之前已經研究過柏林的交通系統,不過來到現場要買票的時候還是稍微困惑了一下。
有趣的是,我在帶著疑惑購票的時候,來了兩個黃種人接在我後面買票,一聽他們講中文,我就跟他們聊了幾句,才知道他們也是從台灣來打工度假的,而且才來到德國一個星期,也是趁這著復活節假期出來逛逛,頓時親切感就油然而生,想說可以跟他們多聊幾句,說不定這幾天還可以一起跑景點,畢竟我自己一個人走習慣了,跟同鄉人一起走說不定會是個特別的經驗,沒想到他們其中一個人就馬上把另一個人拉到一邊,並說:「我們的車來囉,掰掰。」,也不知道是不是對於陌生人的排斥?那我想好吧,雖然難得遇到同鄉人,不過既然緣分已盡,那就這樣吧,轉過頭開始找我自己要搭的車,沒想到一兩分鐘之後,剛剛跟我聊天的那個人又跑來跟我聊天,怪怪!你們不是上車了嗎?同時間我的車來了,而且他們已經讓我有了「緣分已盡」的感覺,所以這次就換我丟下一句「我的車來囉,掰掰~」,然後跳上車了。
隔天起個大早,梳洗休息一下、喀掉一個三明治當早餐之後就準備要出門了,我自己旅遊的習慣是,能用走的就用走的、盡可能融入當地的生活氣氛中去體驗,所以儘管我選的旅館就在地鐵站旁邊、交通很方便,不過我還是一路走到西柏林交通樞紐:動物園站,相比於柏林主車站那種不自然的狀況(只有兩條主要地鐵線經過、快車除了停主車站還在前後兩個車站也都停了),動物園站果然是更有交通樞紐的感覺,除了區域火車、地鐵(S-Bahn、U-bahn),從這裡發車的巴士有二十多條路線,周圍的巴士路線也很密集,而我來這裡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要從這裡搭上100線巴士,前往東柏林的主要觀光區,然後轉車到北邊的自然科學博物館。
P.S. 從動物園站發車的100、200線巴士會經過柏林大部分的景點,對外來遊客是非常方便的路線。
來到自然科學博物館做什麼呢?當然是要來看「希郎姑陶」(死人骨頭)阿!阿不是,是要來看全世界最大的恐龍化石,從小我就對恐龍化石有種憧憬,雖然不到死忠粉的程度,不過之前查資料查到柏林自然科學博物館有全世界最大的恐龍化石,就讓我覺得一定要來這邊見識一下,所以儘管這個博物館不算是柏林很有名的景點,不過我還是把它排在第一個去的目標。
我到的時候已經超過十點半了,現場的人還不多,花了五分鐘左右就買到票進去了,一進到大廳,巨型的恐龍骨頭化石就呈現在眼前,除了腕龍以外,還有展出劍龍、異特龍等其他種類恐龍的化石,甚至還做了個小規模的現場模型來說明化石是怎麼開採的,除了德文的說明外也有英文的說明,對於國際遊客相當友善。柏林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規模不算大,除了開闊的挑高大廳,周圍的展覽空間也顯得相當擁擠,不過整體的規劃很清楚,標本、模型的數量多得嚇人,而且除了普通的模型以外,還放置了像是螞蟻、蜘蛛等微小生物的放大模型,加上對於整個觀察、工具、製模等等步驟的完整說明,在博物館的基礎上增加了豐富的教學功能,我覺得是個非常棒的博物館,可惜因為難得來到柏林,還有太多其他行程要跑,沒辦法在一個點上停留太久,所以我只待了接近兩個小時就出來了,沒想到這時外面已經排滿了人,可見這裡的人氣其實沒有我想像的這麼差。
而在離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後,就要來到柏林的重頭戲「柏林圍牆」,所以我沿著U6線向南前往查理檢查哨。
其實在來到查理檢查哨之前,柏林圍牆在我心裡只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我知道它分離了東西德、我知道它象徵冷戰跟鐵幕、我知道它是德國人心中永遠的歷史疤痕,可是其實細節的部份我可以說是一概不知。而查理檢查哨(博物館)就是帶領我這種人逐步認識的最佳所在,它的所在位置其實就是過去柏林圍牆的美國關口,在二戰之後,美其名是為了戰後安置,列強迅速的佔領、瓜分德國領土與柏林,形成法、英、美(依序由北往南)與蘇俄東西對峙的態勢,一開始只是簡單的鐵絲網,到後來演變成厚重的混凝土牆跟瞭望塔,當兩邊人民想要通過圍牆時,就必須要持有許可文件,通過少數幾個檢查哨的重重盤查,如果私自闖越的話就會被射殺,查理檢查哨就是過去少數許可來自東德的外交人員與外國公民通過的美國佔領區檢查哨,在1989柏林圍牆倒下後,大部分的圍牆都被拆除,而這裡(查理檢查哨)則留下來變成了提醒人們過去傷痛的最後疤痕。
查理檢查哨博物館是由私人營運的,內部沒有辦法拍照,所以我只能放一些外圍的照片,裡面的史料非常豐富,從二戰最後的局勢開始介紹,逐一說明當時的世界情勢變化過程,一路到柏林圍牆建起後兩邊人民的無奈、逃離過程中遭遇的悲劇跟奇蹟,甚至還展出了不少當時用來逃脫的偽裝道具真品,看得我是不剩唏噓,一面看著德國人是如何從這樣的悲劇中重新站起來,一面不禁思考起,如果台灣人自己設立一個白色恐怖博物館又會是個什麼樣的光景?德國人很厲害,儘管他們的個人跟我們比起來其實差不多,頂多就是高一點、白一點,如果單比個人得平均智商,我想華人可能可以樂勝德國人,可是他們可以吸收過去的歷史教訓,化作他們成長的養分,不斷修正自己的作為走下去,那我們呢?
接下來沿著查理檢查哨一路向西走都是過去柏林圍牆的遺跡,就在不遠處一個被翻譯為「恐怖地形圖」的地方也令我驚艷,因為大部分的柏林圍牆都被拆除了,可是在這裡保持了大約有兩百公尺長的柏林圍牆遺跡,此外還有一個我之前調查時完全沒注意到的博物館,當時我查不到名子,不過這個小小的博物館內用大量的文史資料介紹納粹是如何崛起以及他們後來的作為,當然也包括他們排斥、甚至是屠殺其他民族的過程(納粹原意就是國家民族社會主義),內容的批判性相當強,資料也相當重口味,如果要來這邊的話最好先有點心理準備。
不過有趣的是,我在調查旅遊資料的時候,查理檢查哨跟恐怖地形圖都不是很多人推薦的景點,實際上去了以後卻讓我非常驚豔,建議如果有朋友要來柏林的話,除了多數人推薦的景點外,這兩個地方也不要錯過。
然後繼續往西走就是波茨坦廣場,過去因為柏林圍牆隔開的緣故,這邊並不是重要的發展區域,直到圍牆拆除後,這個廣場才開始進行建設,而大量的建設工程直到前年、去年才陸續完工,所以在過去這裡一直給人雜亂工地的感覺,不過我的運氣很好,現在大部分的工程已經都完工,波茨坦廣場充滿許多現代化的建築,綜合經濟、交通、購物、遊憩等功能,變成了一個複合功能型的廣場,是現在柏林年輕人駐足的地方,充滿活力與精神,即便是放長假期間的周日,索尼中心還是充滿人潮。
穿過索尼中心之後順道去參觀了一下樂器博物館跟柏林愛樂館(對,就是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根據地),我就轉往北方切進了提爾花園的一角、往布蘭登堡門走去。這時候發生了件有趣的事情,三個大陸女生正好跟我走在同一個方向上,大多時候他們約在我後方二十公尺左右(因為我速度比他們快,可是有時候會停下來拍照,加上我也挺好奇他們在說什麼的,所以就一直維持在差不多這個距離。),沒想到他們注意到我的鞋子兩腳不同色以後,就開始笑笑鬧鬧的討論起要把兩腳的顏色錯開的話要在買多少雙鞋的問題?中間其實有幾次因為拍照,他們是有超過我的,所以他們可以很清楚的認出我是黃種人,可是他們在那邊討論的時候還越講越大聲,似乎完全不在意我聽懂他們說話的這個可能,不過他們的數學實在很爛啦,害得我好幾次都想去糾正他們的算法,其中一個人還說「就是因為我數學邏輯不好所以才來唸法律嘛!」我的天啊,念法律才是最需要邏輯的吧,妳確定妳來唸法律是對的嗎?
之後來到布蘭登堡門前又發生了件有趣的事,這邊現賣個關子,等一下在說,先來說說布蘭登堡門。布蘭登堡門是新古典主義建築,也算是座凱旋門,它是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 Friedrich The Great)下令建造的,紀念18世紀憑藉著歐洲最強陸軍稱霸一方的普魯士在七年戰爭中的勝利,不過在十九世紀初小巨人拿破崙崛起、擊敗普魯士後,門上的勝利女神馬車曾經被拿破崙給「鏘」走,本來拿破崙是打算重新在巴黎豎立起這個勝利象徵,可惜他還沒來的及做到就在1814年被第六次反法同盟所擊敗,勝利女神馬車也被普魯士奪回,重新安放在布蘭登堡門上,所以這個雕像某種程度上也是德國人臥薪嘗膽、從失敗中重新站起的象徵,也所以當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時,柏林人都聚集到布蘭登堡門前,可惜其實布蘭登堡門跟勝利女神雕像的真品都在二戰中被炸壞了,只剩一個馬頭,現在的門跟雕像都是二戰後重建的。
回到門前發生的趣事,當我在門西側拍照的時候,突然來了個老美操著非常好認的美國口音問(他同伴)說:「所以我們現在到底在門的東側還是西側?」正當他們面面相覷的時候,一個德國人熱心的跟他們說:「你們現在在西側,你們可以自己確認,在馬路上那個磚頭形狀的排列務就是過去圍牆的位置。」老美一聽震驚了說(其實我也挺震驚。):「這也太酷了吧!」一看柏油馬路,真的就有一整排磚塊圖案的排列物嵌在柏油路中間,這也是我每每被德國人驚訝到的原因,是人都會做錯事,做錯事並不可恥,事過境遷後學會如何彌補、改正才重要,而德國就會在重建的時候,小心翼翼的把過去重要的歷史痕跡保留下來,提醒自己往前走的時候不要再犯一樣的錯誤。
之後匆匆的看過新國會大廈之後我就去吃飯了,是一間網路上推薦的小酒館,名叫 Tiergartenquelle,就在提爾花園站旁邊的高架鐵軌底下,這邊除了有很多道地的德國料理以外,也提供相當多種類的啤酒,而且重點是有英文菜單,而且店員都可以說一些英文,這點很重要,我在這邊點了燉煮的豬腳 Eisbein,結果來了超大一盤,看得我都傻眼了,除了大豬腳以外,來給了三個水煮馬鈴薯、大量的蔬菜泥、酸菜、芥末醬,有趣的是,因為人很多,所以我當點完菜就跟三個女生併桌了,他們坐下來的時候我很快的喵了一眼,三個人都一個風格的濃妝、單眼皮、指甲裝飾、名牌包,嗯!肯定是韓國人!結果一開口講的是大陸口音的中文真是嚇到我了,更妙的是,我的菜上來以後,他們也毫不掩飾的就直接指著我的菜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了,奇怪耶!我是長的有這麼不像華人嗎?還是大陸女生沒禮貌的比例比較高?所以也不管別人會不會聽的懂就自顧自地扯開話匣子講個不停?唉,我是不懂啦,之前我在美國也兩三次被誤認為是日本人,其中一次還是一個日本奶奶問我是不是日本來的,所以可能也怪不了她們吧,最後用完餐結帳的時候,老闆問我是不是第一次吃這道料理,我說,對啊!怎麼看出來的?他也只是笑笑的說,他看得出來,還願意主動跟客人聊幾句,算是很友善、很可愛的小店。
之後因為吃得太飽,所以就晃到提爾花園裡悠悠哉哉的散步,順便看看勝利紀念柱,不過因為已經超過開放時間了(勝利紀念柱的夏季開放時間只到下午六點半),所以就只有在外側散步繞一圈拍拍照,直到天快黑就回去了。
因為一個人跑的時候會跑比較多行程,所以三天半的行程全部擠在一篇會讓文章變太長(光第一天就過五千字),所以只好拆開來寫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