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引文,A、B、C、D、E、F 罩杯的單邊乳房重量依序為 71、140、240、380、570、810 公克,本研究發現乳房重量與罩杯的關係式為 y = 21.7 x^2 - 5.4 x + 58.5,分析可發現此關係式有考量地球重力所造成的形變效應,且可進一步推論得乳房中除了脂肪外的構造總重量為 58.5 公克,並可推算 I 罩杯、K 罩杯的乳房總重量分別為 3.5、5.2 公斤,佔標準體重的 6.9%、10.3%。
Introduction
『俗話說的好,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現在這句俗諺可以改一改套用在別的地方,「沒摸過胸部也吃過水果!」聽起來很沒邏輯,不過日本推特最近瘋傳一張「罩杯、水果對照表」,上頭列明了 A 到 F 罩杯胸部重量,解了許多人長久的疑惑。
根據日本推特上的這張對照表,輕鬆就能查到自己胸部對應的重量,值得一提的是上頭所標的公克數,僅為單邊的重量。
A 罩杯為 71 公克,約等於一顆蜜柑;
B 罩杯為 140 公克,約等於一顆柿子;
C 罩杯為 240 公克,約等於一顆蘋果;
D 罩杯為 380 公克,約等於一顆葡萄柚的重量;
E 罩杯為 570 公克,約等於一顆梨子;
F 罩杯為 810 公克,約等於一顆哈密瓜。
如果妳的上圍傲人,擁有 G、H、I 以上的超強「胸器」,可惜這份對照表沒能繼續寫下去,只能留待神人網友幫忙補充。此外,這份表格並無寫出確切資料來源,網路上對女性胸部重量說法不一,到底正確數字為何?可能還有待更多資料佐證。』
(沒摸過胸部也吃過水果 網友教你分辨A-F罩杯有多重!)
Experimental
回家看到這篇新聞覺得還挺搞笑的,在想有沒有科學根據的同時,又想說 "那之前有日本女星宣稱自己有 I 罩杯或 K 罩杯之類的到底有多重啊?",所以就很快的用二次級數做了個 fitting,發現其實他列的單邊胸部重量是有跡可循的:
單邊胸部重量 (克) y = 21.7 x^2 - 5.4 x + 58.5
< x 為罩杯大小,由 A = 1 開始依次排列 >
Results and Discussion
1. 我想用更高項次去 fitting 應該可以拿到更準確的公式,不過二次得到的結果看來已經蠻吻合的了;此外,該關係式也應該顯著受女性身高的影響,但原文數據並未呈現此一現象,只能假設該數據所描述的是平均體型的乳房重量。
2. 關係式顯示原作者並非是直接使用單純幾何形狀的計算得出結果,當乳房尺寸增大以後,可以預期形狀不會與小乳房保持相似形關係 (白話:太大的話一定會下垂阿,不要小看地球引力啊!),乳房重量與體積成正比,假設罩杯大小改變時,乳房與女性胸口連接的接觸面積固定,則乳房體積應正比於罩杯大小 (罩杯大小的定義就是上胸圍與下胸圍的差),然而從關係式來看,兩者間的關係並非線性,因此可以發現此一關係是有確實考量到乳房尺寸增大時產生的重力形變效應,在估測日本女性標準體型 (身高 158 公分、體重 51 公斤上下、上胸圍 82.1 公分、罩杯中位數約在 B/C 中點微微偏 B) 應該是相當可靠,所以在一位標準身材的日本女性身上,乳房重量大約略低於 380 克 ( 2x[140+240]/2),也就是全身體重的 0.75%。
3. 回到我胡思亂想的起點,I 罩杯跟 K 罩杯女星,他們的乳房到底有多重?用關係式外插,得到一對 I 罩杯乳房的重量是 3.5 公斤、K 罩杯則是 5.2 公斤,如果還用標準體重來看,占比分別是 6.9% 跟 10.3%,還真是壯觀的數字,有些女生說大胸部會讓重心不穩,這個論點意外地在此得到驗證,但這個現象在 C 罩杯以下女性應該不會發生,畢竟 C 罩杯的乳房佔全身體重也不到 1%,如果是 C 罩杯以下的女性有這種感受,可以推測是因為乳房重量的垂墜感與疲勞感帶來的錯覺。不過以常識來說,乳房尺寸較大的女性,身材應該普遍也較豐滿 (翻譯:一個皮包骨的女生胸前有一對爆乳,怎麼看都很奇怪吧......),所以該比例 ( 6.9% 跟 10.3% ) 在實際情況中應該是有稍微高估的。
4. 此外,乳房重量與體積成正比的假設前提為:乳房密度不受罩杯大小影響。我覺得這個假設前提在巨乳 ( D 罩杯) 以上幾乎是正確的,首先看乳房的構造,外部有表皮、乳暈、乳頭,內部有乳腺、乳腺管、脂肪,乳腺、乳腺管數量雖然因人而異,不過數量都還在一定範圍內,乳房的大小只受脂肪的影響。另一方面,從關係式來看,假設罩杯尺寸小到等於零 (比 AA 罩杯還小,這是悲劇吧......),單邊的乳房重量也還有 58.5 克,結合構造來推論,這應該就是表皮、乳暈、乳頭、乳腺、乳腺管的平均總重量,當尺寸在 D 罩杯以上的時候,這些構造重量的佔乳房重量的比例就低於 15.4%,所以影響就已經很小了。
Conclus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